指环刻刻>修真>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> 第414章 团圆饭
    拜完了舅姥爷家,接着去了大舅家,最后才回到悠悠家。悠悠家的拜祭,是姥姥主持的。

    悠悠把这一切过程,都录制了下来,这是多么难得的民俗节目啊。

    三位舅妈加上悠悠妈和智慧,合力做了三桌丰盛的饭菜,都摆在了南屋西边的两间房里。这两间房子平时用来收鞋垫和手工鞋,入冬就点着散煤炉子,室温一直保持在18°以上。

    姥姥给他们搬过来一箱茅台酒,这是悠爸爸带回来的,他的病号送的部队特供茅台酒。

    二舅看见了,高兴的说“卫华,还是你面子大,一下子整回来好几箱,今天我们喝个过瘾的。”

    姥姥还拿来一箱葡萄酒和各种饮料,妇女和孩子们用高脚玻璃杯喝。

    一家人你敬我,我敬他的,除了孩子,大人的兴致都不高。稍大点的孩子也明白,大家都担心在前线的爱民舅舅。

    一顿中午饭从中午十一点吃到2点多。饭后,几个男爷们都喝高了,姥姥让他们躺炕上睡午觉。

    妇女集中在餐厅里包扁食,悠悠亲自动手,准备了好几种水饺馅,羊肉胡萝卜、猪肉大葱、牛肉香菇、韭菜虾仁、鲅鱼三鲜,每样一大盆。

    三个舅妈看着摆了一溜的瓷盆,都夸悠悠能干。三舅妈说“悠悠,你啥时候才上高中啊,到那时我就有口福了。”

    朝霞舅妈说她“胜男,你就知足吧,我一年才来一次,部队那里到了冬季,不是萝卜就是白菜,连着吃七八个月。

    今年还好些,咱姑每次运货都给捎些耐放的芹菜和甘蓝,孩子们隔三差五的能换换口味。

    原来吧,钱紧张的时候,也没觉着苦。今年钱多了,反而委屈上了。俺现在算是知道了,有钱花不出去,那也憋屈。

    部队待的那地方还算是好的,当地人较多,还有个集市,买东西还算便利。有的地方百十里地没个人烟,赶个集来回得三天,就这也是套马车才行。

    不过东北也有好处,冰天雪地的,室外零下30多°,那才真是滴水成冰。俺们这些家属,冻东西都用麻袋装,蒸好的馒头扔院子里能吃半个月。